?
繼58同城和去哪兒網成功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后,有消息稱,中國汽車資訊網站汽車之家日前也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上市申請,計劃登陸紐交所。隨著A股市場IPO暫停一年,海外經濟環境整體向好,中國企業海外上市融資風生水起。
清科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共有31家中國企業實現海外上市,累計融資達73億美元。從上市地來看,主要分布在我國香港以及美國,并以香港為主。其中,在美國上市的有4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有27家。
另據ChinaVenture投中集團發布的報告,10月份共有16家中國企業完成IPO,創下年內新高。其中14家登陸港交所,累計融資達到52.9億元人民幣,此外,10月8日,“99無限”在澳大利亞上市,累計募資2000萬澳元;美國市場方面,10月31日,58同城登陸紐交所,每股發行價17美元,融資1.87億美元,成為國內分類信息第一股,也是年內第四家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
有消息稱,目前500彩票網、久邦數碼、汽車之家均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文件,準備赴美上市。
“近期,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明顯增多,主要是因為三季度以來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等經濟體整體向好?!鼻蹇蒲芯恐行姆治鰩煆堢硎荆瑢嶋H上,58同城、去哪兒網等企業早期就有上市計劃,但由于中概股危機再加上市場情況不太好,一直沒有合適的時機,隨著海外市場環境復蘇,這些企業因此開始陸續啟動海外上市計劃。
張琦表示,與國外的資本市場不同的是,在國內上市是有嚴格的盈利性指標要求的,一些互聯網企業,比如蘭亭集勢上市之前是虧損的,即便國內IPO開閘,由于不符合盈利的要求,也是上不去的。此外,對于投資機構來講,上市退出是最簡單、最直接的,回報也是比較可觀的方式,但由于國內上市受阻,門檻也較高,因此VC/PE機構更愿意選擇助推企業去海外上市,從而實現退出。
“在多重因素的驅使下,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熱潮將再度升溫。”中天投資董事長艾曉寧表示,由于國內IPO暫停,國外整個經濟形勢的轉好,互聯網企業的創新使得融資需求迫切,特別是在中國同等規模的上市企業和未上市企業納稅的差距,這使得許多國內企業選擇海外上市。
艾曉寧稱,優質企業選擇海外上市,對于中國股市來講顯然是一種損失,因此,中國的資本市場若要增強吸引力,應進一步推動A股市場的改革,打破利益關系,建立一個退市板塊,在此基礎上,符合條件的企業都可以大批上市,而一旦觸碰退市條件就列入退市板,或者直接退市,同時嚴控企業重組行為,從而打造一個良好的投融資環境。
IPO無果企業借殼上市尋求“最后的晚餐”
“在A股市場上進行借殼上市可謂是‘最后的晚餐’?!蔽錆h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A股市場中的借殼上市會比較多的摻雜一些“炒殼重組”游戲,尤其是一些皮包公司介入“炒殼重組”,均帶有短期炒殼和投機的因素。不過,在借殼上市中也不乏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由于IPO遲遲未開閘而付出不菲的代價繞道借殼上市。
自去年11月份A股暫停IPO至今,重啟大門也遲遲未能打開,而在審查標準逐漸嚴格、企業排隊數量逐漸增加的情況下,許多急于上市的企業便將上市渠道轉向了借殼。而隨著分道制這一并購重組新法則的施行,目前市場的殼資源也出現了稀缺和價格暴漲的現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的穩定。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完成的借殼交易案例為5起,正在進行中的借殼交易達到18起,借殼上市的活躍度還在升溫。
中信證券福州營業部投資顧問林堅堅表示,A股IPO窗口關閉已久,今年上半年以來的財務審查風暴導致272家企業被終止審查,這成為借殼交易風行的主要原因。
董登新稱,總體來講,繞開IPO正常程序,通過借殼上市的代價是很大的,首先是價格高昂,其次是風險加劇。雖然借殼上市是在IPO關閉后的被迫行為,但新退市制度生效后會全面抑制借殼、炒殼行為。在新退市制度啟動之后,價格、風險以及借殼的難度還會繼續加大,因此會使得帶有投機性行為的借殼上市企業逐漸減少。
董登新認為,從短期來看,借殼上市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市場的交易活躍度。但是,借殼上市并不是一種健康的重組行為,借殼上市最大的問題在于存在信息不對稱、暗箱操作以及內幕交易法違規行為,這也是借殼上市自身的詬病。而這些詬病與原本帶有投資性很強的“炒殼重組”游戲捆綁的時候就會使整個A股市場的穩定性被破壞,進而影響資本市場的發展。
平安證券分析師羅曉鳴認為,投資機會因公司而異,有的借殼方案公布之前可能已經被“爆炒”,有的可能沒什么反應,要看重組之后公司具體的發展方向和盈利情況,很難一概而論,有的公司為了股價大漲會進行包裝,重組后的業績能否得到保證尚待觀察,投資者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謹慎。
“在IPO閘門遲遲未開的情況下,不急于上市的企業會選擇繼續等待,而急于上市的公司可以選擇到我國的香港以及美國等資本市場尋找融資機遇,進而避免借殼上市的高昂代價和風險以及對市場所帶來的不穩定。”董登新強調。
IPO暫停倒逼企業轉戰新三板
創業板擬上市企業已有公司選擇在場外市場掛牌,如四維傳媒于今年9月底在新三板掛牌
IPO暫停一年,對于那些已排隊許久,卻遲遲不能“入場”的企業來說,“苦等”的時間消耗自然意味著不菲的成本,不少企業另謀出路,轉戰新三板成為排隊企業重新選擇的融資渠道。
受IPO暫停長達一年影響,擬上市企業正在謀求其他市場上市可能性,創業板擬上市企業已有公司選擇在場外市場掛牌,如四維傳媒于今年9月底在新三板掛牌。據悉,去年3月底,四維傳媒遞交創業板IPO申請資料,同年11月份完成首輪意見反饋。此后遭遇暫停IPO,打亂了四維傳媒的上市計劃。在此過程中,四維傳媒為創業板IPO耗去大量精力財力,如今轉向新三板掛牌。
西部證券代辦股份轉讓部總經理程曉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應根據自身條件取舍融資渠道,如果企業股本規模不是很大,又急于融資,可以先到新三板掛牌。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今年以來在新三板的掛牌企業數增速加快。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已達到347家,其中今年掛牌147家,實施定向發行44次,融資6.9億元。
“新三板市場不僅僅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補充,新三板已經成為中小企業未來最重要的融資渠道。”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中小企業面對新三板、創業板等融資平臺的選擇時,新三板有門檻低、掛牌時間快、成本低的優勢。據測算,2015年新三板掛牌企業有望達3800家,市值可以達到1.2萬億元,新三板將更有利于掛牌企業進行融資、股權流通等一系列資本運作。
“我們的矛盾是市場潛力很大,但資金缺少。如果能夠順利在新三板掛牌,對于擴展企業融資渠道,規范企業經營,體現企業價值是一個很大的利好?!币晃幌M谛氯鍜炫频钠髽I負責人告訴記者。
正如上述企業負責人所述,新三板擬掛牌企業多為經營規模不大、對資金需求較為旺盛,卻難以達到金融機構信貸準入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而新三板門檻相對較低,對于企業盈利并無硬性要求,并且所屬園區會有相應的補貼政策,這為處于成長期的民營企業提供了一條差異化融資渠道。并且新三板本身可實現股份轉讓、定向增資,也可以在新三板進行并購等資本市場行為,對于企業開拓融資途徑有很大幫助。
“但不容忽視的是,新三板擴容的繁榮景象背后,企業依然面臨諸多問題。”程曉明強調,從企業的角度看,除了增加運營成本,包括管理成本、財務成本、信息披露成本外,掛牌新三板進行股權融資,企業信息逐一公布,沒有神秘可言,管理者精力分散,更有來自投資者的壓力,對于成長中的企業來說實在是未知禍福。
值得注意的是,與各地政府對企業在A股上市的重視程度一樣,地方政府對成功登陸新三板的企業也進行適度獎勵?!笆聦嵣?,我國當下的地方財政并不樂觀,在實體經濟整體稅負仍然高企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僅對新三板掛牌企業進行獎勵,并給予相關配套政策支持,對于其他實體企業來說有失公平,更會擾亂資本市場自身的識別功能?!背虝悦鲝娬{,受地方政府對新三板掛牌企業重獎的利益驅動,諸多本不具備掛牌條件的企業,往往會通過虛假財務報告,實現在新三板掛牌的目的。這部分企業很可能像A股的上市企業一樣,極易變臉,一旦掛牌成功后,業績往往立刻跳水。